close

 

有人說:<你苦口婆心的每天一字,希望現時後生能稍許關心咱家中華文化,殊不知來的小貓兩三隻,這能成得了什麼氣候啊!你看看孟非的節目,少說有幾千萬人在拍手,他說相(讀湘)親,一期節目可以洗腦幾千萬人.你說正確的唸法是相(讀向)親,可你只是蚍蜉撼大樹,你還是省省吧!再說兩位肉哥郭德綱,張紹剛,他倆說暴(讀爆)露,你說不對,該唸暴(讀曝)露,可他倆的觀眾加起來不少於一兩個億,你怎麼個擋得住?>
這說得也對,不過,我說一己見聞,為文化留一抹淺淡印痕,未必不是日後給有心人留一點歴史見証.當然,如果有後生另具隻眼,不經意讀到老頭文字,因有所感而鑽研固有啓發新知,從而竟為中華文化成就了一番亡存絕續的事業;哇塞(台灣近年的口頭禪,粗俗不文,但極具人緣.),奇想至此,老頭不覺露出阿Q的笑容!何況老頭日子太閒,塗塗抹抹總比打八圈有益身心,我寫我的,自得其樂,又何待於別人的掌聲?
曾在電視上,聽過一個小伙子在他主持的節目裡,抱怨時下大陸流行的許多新詞,既不典雅也無深意,並舉例些什麼<給力><正能量><接地氣>等等,但老頭看來,比起<得瑟><忽悠><悲催>,前面幾個詞有文化多了.說到這,順便帶幾句題外話.年來大陸傳媒上許多年輕的主持人,很能幹也很出色.竇文濤、郭德綱、孟非,樂嘉、張紹剛,都是咱家的熟面孔,深得咱家一眾男女老少的喜愛.可孟非、樂嘉和張紹剛特別愛指導別人,來尋對象或找工作,全是已成年的人,在大庭廣眾之下,被人家指指點點,總歸不是滋味.傳統中華文化講究恕道,所謂<己所不欲勿施於人>,大概文化被革了命以後,凡是舊的都一竿子打殺淨盡,還管啥子倫理啥子恕道?兩千多年前孟軻老夫子說了:<人之患,在好為人師.>看看自己生活圈的周遭,確實不少這類人,無論說到什麽,都要指教人家一番.唉!看來老頭也得避避嫌吧.


眼睛不斷一開一閉,我們管這叫<眨眼>,眨就唸作三声CHA.一般人在講話的時候,很少會聽到把<眨>字說錯,可讀文章却許多人把<眨>唸成三聲BIAN,或許是錯看作<貶>字吧,貶是貝旁,眨是目旁,驟看有點形似,所以搞混了.

省,用作區域名,如河北省;過去官署名,如中書省,尚書省,都唸三声SHENG.可是作為審察,反思,慰問,考校等解釋,如退省,反省,省親等都要唸三聲XIEN,許多人常會唸錯.

<笫>字音義都很單純,寫錯讀錯只因為和<第>字太相似.<笫>从竹从唸三声ZI,平時我們說的<床笫>,就是指床席,後來衍生為<婦人>的代表,又引申出<男女房事>.

諡,唸四聲SHI,字書說:<人死後,就其生時行跡,本勸善彰有德之旨,為之立號,此號曰諡.>就是說人死後<蓋棺論定>,生者給死人的判決,過去是一種官府制度,民國後已廢.<說文>段氏刪<諡>,而代以<謚>,世俗兩字並行,屬同字異體.

馴通<訓>字,確實可以唸四聲XUN,只是解釋上和讀二聲XUN不一樣.馴服,馴獸,馴致,雅馴,都唸二聲XUN,大多數人都沒唸正確.唐宋時代還有姓馴的.也唸二聲XUN.

萌,讀二声MENG,其本義為<草木始生>,後來所衍生的解釋很多.目前大陸很流行說<萌>,不曉得到底要誇人還是貶人,因為無知的樣子也是<萌>.

縱字有四個讀音,音因義別,現代人不管三七二十一,全唸作四聲JONG.其實縱橫,縱隊都和縱迹一樣唸JONG.如縱縱則唸三声JONG,釋為急遽或眾多之貌;如縱臾則唸三声XONG,釋義為勸導.後兩種音義,今人寫文章用不上了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anwu19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